会计中的存货包括什么内容
会计中的存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1. 原材料:指企业用于生产产品的各种原材料,如煤、石油、铁矿石、棉花、麦子等。
2. 在产品:指企业正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或未完成的产品,这些产品已经开始加工,但还没有完全制成最终产品。
3. 半成品: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一定加工但未达到成品的物品,如半成品零件、半成品组件等。
4. 产成品:指企业已经完成生产并可以直接销售的物品,如电子产品、服装、家具等。
5. 包装物:指用于包装和运输产品的各种材料,如纸箱、木箱、塑料袋等。
6. 库存商品:指已经制成最终产品,但还没有销售出去的产品,这些产品已经完成生产和加工,并且已经存放在仓库中待售。
7. 周转材料:指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。
8. 低值易耗品:指企业持有的价值较低、使用频繁且容易消耗的物品。
9. 委托加工物资:指企业将加工生产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交给其他企业进行加工,加工完成后返还的物品。
10. 发出商品:指企业已经销售并发出的商品,但尚未收到货款的物品。
11. 商品进销差价:指企业在采购或销售商品时因价格波动而形成的差价。
这些存货项目在会计上通过不同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,如“原材料”、“物资采购”、“包装物”、“低值易耗品”、“材料成本差异”、“库存商品”、“存货跌价准备”、“生产成本”等。期末时,如果存在未结平的制造费用,也会并入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反映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会计中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?
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具体表现?
如何区分原材料和在产品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