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有哪些综合类本科
山东共有34所综合类本科,分别是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、济南大学等,以下是具体名单,仅大家参考。
学校名称 | 办学性质 | 学校类别 | 办学层次 |
山东大学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中国海洋大学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济南大学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聊城大学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德州学院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滨州学院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鲁东大学 | 公办高校 | 综合类 | 本科 |
临沂大学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泰山学院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济宁学院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菏泽学院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滨海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枣庄学院 | 公办高校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大学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烟台大学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潍坊学院 | 公立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女子学院 | 公办高校 | 综合类 | 本科 |
烟台南山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潍坊科技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英才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黄海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现代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烟台理工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潍坊理工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工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齐鲁理工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烟台科技学院 | 民办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| 公办大学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山东管理学院 | 公办高校 | 综合类 | 本科 |
其中985大学有: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211大学有: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双一流大学有:山东大学、中国海洋大学
山东大学学校简介:
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、学科齐全、实力雄厚、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,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(A类)行列。
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,形成了一校三地(济南、威海、青岛)的办学格局,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,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,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,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,本科招生专业93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,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。学校现有在校生近7万人,专任教师4600余人,其中,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(含双聘)21人,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、长江青年13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,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2人、青年拔尖人才16人,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;国家级各类平台基地26个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,部委级平台51个,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;拥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;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。
中国海洋大学学校简介:
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、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,是国家“985工程”和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高校,2017年入选国家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”(A类)。
学校创建于1924年,历经私立青岛大学、国立青岛大学、国立山东大学、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,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,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,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,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。
学校有4个校区,其中,崂山校区、鱼山校区和浮山校区共占地2400余亩;西海岸校区规划占地约2800亩,2022年9月一期建成启用。设有1个学部、2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中心。现有在校生34000余人,其中本科生16600余人、硕士研究生13900余人、博士研究生3000余人、外国留学生480余人。教职工4025人,其中专任教师2096人,博士生导师635人,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778人、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03人,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、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。
济南大学学校简介:
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、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、山东省高水平大学“冲一流”建设高校,具有学士、硕士、博士学位授予权。
学校现设26个学院,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、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、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、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。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,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、法学、教育学、文学、历史学、理学、工学、医学、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。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、研究生、国际学生38000余人。
学校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(其中,高峰学科1个、优势特色学科3个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),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、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,省重点学科14个;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%,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。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、国家“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”(“111计划”)引智基地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、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、省级重点实验室、省级工程实验室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。